263-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15
- 人气:1234
- 收藏:0
- 发布时间:2021-12-08 16:02:04
他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奠定了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类型;而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则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他的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树立了运用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
㈣“强力集团”作曲家
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包罗丁。
特点:
1. 他们都生活在本世纪19世纪60年代废除农奴制前后俄国社会活动高涨的环境中;
2. 他们都敬仰格林卡,立志继承和发扬其优良传统,推进俄国音乐的发展;
3. 他们热爱和钻研俄罗斯民间音乐,从中吸取滋养,使自己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深刻表现俄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4. 他们尊重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成果,关注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的紧密联系,提倡音乐的思想性、标题性、形象性和通俗性;
5. 他们反对墨守成规的学院派习气,主张创新和风格独特;
6. 他们喜好将异国与俄罗斯风情作对比性描写,以此扩大和丰富音乐的色彩和表现力。
※ 穆索尔斯基
“强力集团”成员在创作上更富有成就的是穆索尔斯基、包罗丁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其中思想最为激进、创新最为突出的是穆索尔斯基。
他的创作生涯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写了一些声乐浪漫曲和器乐曲,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思想和艺术完全成熟,创作达到了高峰,一生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此时。歌剧在他的创作中处于首要地位。他总共写了五部歌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包里斯•格杜诺夫》
在器乐创作方面:交响音画《荒山之夜》、钢琴套曲《展览会上的图画》
㈤ 柴科夫斯基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代表作: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1876年至80年代后期,代表作:《第四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庄严序曲《1812》。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代表作:《第六“悲怆”交响曲》、舞剧《睡美人》
柴科夫斯基同“强力集团”作曲家之间的区别:
1.“强力集团”成员们突出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更注意采用农村民歌素材,同时喜欢吸取“异族情调”来丰富俄国音乐。其风格较为纯朴粗犷;
2.柴科夫斯基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表现俄国题材,不拒绝任何体裁和形式,吸取了俄国城市民间音乐的音调,借鉴了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成果。
3.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更注重人内心情感的体现。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是对沙皇专制社会充满怀疑的永恒的悲歌。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节 捷克的音乐文化
㈡ 斯美塔那
捷克音乐之父,首创捷克歌剧。
他的创作分为两方面:
1. 捷克民族歌剧,《被出卖的新娘》
2.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㈢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90年代起属创作晚期,而艺术则达到高峰阶段。代表作: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歌剧《水仙女》。
德沃夏克的创作同他的前辈斯美塔那相比,既有一脉相承的方面,也有不同之处。
1.作品的题材方面,斯美塔那更突出捷克本土的历史和文化,而德沃夏克则从捷克扩展到整个斯拉夫民族;
2.从体裁范围来说,斯美塔那的创作领域主要是歌剧和交响诗,作品数量不算多,而德沃夏克涉及的领域很宽,作品数量很多,作有多部歌剧,特别突出的是大量器乐曲。
3.在音乐风格上,斯美塔那的捷克民间风味更浓烈,底沃夏克广泛吸取了斯拉夫和欧美音乐文化的因素,格调显得更高雅和更艺术化。
第四节 挪威的音乐文化
㈠ 挪威民族乐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受丹麦奴役了“四百年之夜”,又落入瑞典统治90年。
易卜生——挪威著名作家和剧作家
㈡ 格里格
格里格:《致春天》
艺术特色:小巧精练、诗情画意、爽朗清新。他的作品大多属器乐小品,内容来自民族民间风俗生活、神话传说、自然风光、诗歌文学和个人体验。
第八章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音乐
——打开了20世纪音乐的大门
记忆: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法国印象主义、德奥晚期浪漫主义)、两个人、两个代表作
第一节 法国音乐文化
㈠ 德彪西
受民族主义、印象派和象征派及东方音乐影响。
从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看,特点见书第322页。
总的风格特征:
1. 擅长用简短的音乐主题;
2. 色彩斑斓的和声;
3. 丰富多变的织体;
4. 细腻透明的配器;
5. 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气氛。
代表作: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海》。
㈡ 拉威尔
代表作:钢琴组曲《库普兰之墓》、管弦乐曲《包列罗》。
拉威尔与德彪西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