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感与外感声乐学习与教授复杂和困难
- 人气:891
- 收藏:0
- 发布时间:2022-08-02 17:16:42
一、内感与外感声乐学习与教授复杂和困难这是因为:第一,歌唱活动的乐器是歌者自身,难于进行客观的研究;第二,歌唱的发声机能复杂,难于用语言准确描述。即使能描述得较清晰,在实际的训练中与学生的理解仍有一定距离。所以怎样解决好“内”与“外”这一对矛盾,就成了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歌唱是声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活动,其它方面的学习成果都将在此得到集中体现。“歌唱者是否能了解自己声音在听众耳中的听觉效果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将始终摆在声乐工作者面前,因为它决定着个人声音是否能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便于表述,在此把歌者自身在歌唱中的心理、生理体验称为“内感”;把声音接收者所感受到的声音形象叫“外感”。声乐学习活动中留心的学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内感”与“外感”往往是不同的,有时更是相去甚远、甚至相反。极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当人们第一次听到录音机播放自己的录音时多会惊讶地感到———我的声音怎么是这样的?著名歌唱家米•康潘纳利提到:“许多人对于自己的声音常常受自己耳朵的欺骗。”伊•威也康斯说过:“当我的喉咙(感觉)处于最良好的状态时,可唱片却反映了使人感到羞愧的声音。它听起来和我歌唱时所得到的印象相当不同。”《歌者的感觉和听者的印象》一文的作者赫•凯沙雷提醒歌唱者:歌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听众听到的声音感觉是两回事。并指出在高音区,唱者的感觉和听者感觉是相反的。众多歌唱家们的经验充分说明了“内感”与“外感”矛盾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内外感觉差异的焦点在于人们把内耳的听觉效果理所当然地加在外部的声音接受者(即听者)身上,认为两者是一致的。简单的实例就是歌者自己觉得唱得很响时,总认为别人听起来也一定响。这其实是人的习惯心理使然。即然感觉这样“不可信”,我们是否应当抛弃它呢?回答是否定的。相反,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声乐教师最准确的描述歌唱和发声的手段、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往往就得从“感觉”入手。许多时候在一些“不易言传”的情况下,单凭感觉就会有一个基本理解,甚至准确判断。相信教者与学者在教学活动中遇到过此类现象。以声乐中的“关闭”为例,声乐机能的调节核心之一就是声带收缩和喉咙打开,如果反过来:喉咙收缩、声带打开(不有效闭合)那将是致命的。为了练习“关闭”而把声带、喉咙一起关闭这类情况往往难免。聪明的教师们所发明的“倒摆漏斗”、“两个三角”这类想象,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学生接受到这种启发很快就做到要求了。以笔者自身为例,在初次接触“关闭”技巧发声时,觉得声音突然变细、变窄、音量变小,感觉几乎是“哼”出来的。
当然,像许多学生一样我立即否定了这种声音,认为它与中声区的音色不统一、声音发“紧”、而且音量小,和心目中明亮、高亢、“穿透力强”的高音概念相去甚远。在此,老师对声音的肯定和实际录音的效果证明这是正确的。由此可见,内外感矛盾对声音的塑造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感觉”这一中介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学生声音的发展方向。那是不是说,良好的声音的建立就靠一次次“外感”对“内感”的验证呢?换句话说,声音是单个感觉的简单累积呢?不是。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只有自身对发声器官的局部感受与心理状态通过意识这一桥梁有机结合,才能加强声音形象的整体认识,巩固正确的声音调动能力。打个比方,每一特定的发声感觉就如一颗珠子,虽可能个个熠熠生辉,但简单放在一起始终是散珠一盘,无法达到“珠联”的效果。由此来分析“感觉”是相对不稳定的、暂时的,要真正掌握声乐技巧没有“意识”这一内在线条的贯穿,声音的整体性将无法实现。
同样,为了追求声区的统一,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习惯性用中声区的唱法来唱高声区,从生理角度来讲是人的机能无法做到的,硬做只能导致嘶叫。这就是一种“贯穿线”定位失误的错误,认为要做到“统一”就不应有丝毫改变。怎样能解决呢?事实证明只有“变”,就是通过“意识”有效调节发声器官才能达到一致,对于歌者来讲就是不主观臆断自己声音的外部听觉形象,不会“被自己的耳朵所欺骗”。从实际效果来看,进行渐变调节后的声音人们听起来往往是统一的。